close

    以前的社會純僕,人情濃厚,地方上的廟宇常常舉辦廟會,慶賀佛祖、神明聖誕。
    廟會聖典,迎神繞境是地方上的大事,大街小巷,家家戶戶張燈結彩,參與迎神大拜拜,準備香、花、燭、果品、燒金紙,放鞭炮,祈祝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吉祥如意、平安發財。
    〝好客〞是祖先流下來的遺產,也是結善緣的動脈,每逢佳節卯足全力,邀請客人,為了面子,不能漏氣,如果沒有客人光臨,表示為人吝嗇,鐵公雞,一毛不拔,會讓街坊鄰居當話柄譏笑。所以左鄰右舍不分貧富貴賤,準備豐盛的料理大請客,共同慶祝難得的節日,每戶人家既忙碌又開心,珍惜與家人,親朋好友相聚用餐,舉杯歡樂,深具意義的時刻。
    我們家也一樣,高高興興慶祝佳節,阿爸、阿母忙著購買「辦桌」請客用的菜餚,與一年才準備一次的炸菜炸、甜不辣、雞卷...等,古早味的料理。
    阿爸、阿母每次都是非常開心,笑呵呵忙到大半夜,都不覺得累。因為兒女們拿著剛炸好,才起鍋熱呼呼、香噴噴,酥酥脆脆的「菜炸」,一口接一口...好吃!讚!心裡是甜蜜的,這是他們忙得不可開交,揮汗不停的成就!
    阿爸的料理是一流的,所以我們都很期待,一年一度地方的大節慶,辦桌宴請長輩,親朋共聚,具有意義的日子,當然最重要的是品嚐阿爸、阿母準備幾天,山珍海味的料理。
    鹿港的外婆是位樂天派的老人家,與阿嬤是舊鄰居又結為親家,所以逢年過節,就請外婆提前到來,陪阿嬤聊天敘舊。並邀請父親的兄弟姐妹,朋友同事,母親娘家的親戚,共同參加一年一次難得的佳節聚會。
    表哥是大姑媽的兒子,在某學校當老師,請他們來家裡用餐。表哥一進大門就拉高嗓子問道:「阮『查甫老仔』有來嗎?」
   〝查甫老仔〞是姑丈,表哥的父親,就坐在一旁,靜靜的沒有回話。
    姑丈仁慈善良,待人和氣,修養很好,與姑媽都很孝順,是虔誠的天道教徒,熱心公益,傳法佈教,是晚輩尊敬學習的榜樣。
    阿爸、阿母善良又孝順,阿爸平常稱呼阿嬤〝阿母〞,其他均稱呼為『老大人』(台語)。阿母在長輩面前不説「老」這個字,因為常有人將「老」視為死亡的意思。〈例:某某人老去,不在了〉。
    小時候常聽阿母説:在長輩面前談論,説自己老!那麼年紀大的長輩,會有何感想!心中孤寂的老人家...怎麼辦?因而不要在老人家面前說「老」,才不會觸及老年人無助、感傷。
    阿母説:「在父母長輩面前説〝老〞既不敬又不孝。」
    在孝道書籍中計載,老萊子七十多歲,父母親還都健在。
    人類的心裡,都認為老與死相近,尤其看到孩子老了,認為自己時日無多。
    老萊子在雙親面前,從不説老,常常扮小孩子穿上五彩花衣,唱歌、跳舞博取父母歡心。學小孩哭,假裝跌倒,逗父母親哈哈大笑,主要讓父母看到孩子還小,忘了自己的年紀。
    受到電視劇的影響,有人稱呼父親、母親為【查甫老、查某老】,年紀大的老人家【老廢仔】。
    父親、母親、長輩,辛苦教養我們,何而能不尊敬?存感恩之心呢?母親教誨之言喻,在此與眾分享!。
    父親與母親重視親情倫理,孝悌並重。在我們尚未出世與小時候,堂姊弟、表姊弟,因為家境狀況不善,長期住到家裡面來,父親母親沒有分別心,視同己出,細心照顧。
    母親提這些往事,教導我們要奉獻、結善緣,也稱讚父親對父母孝順,對兄姊敬重,作人處事多與包容,很有度量。並告訴我們:「出生來到『人世間』是暫時性的,沒有誰最大,誰最小,只是自己提前出世,比別人先到而已,何況先來的,要先離去!有的還不一定!」
    「惜緣、惜福,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識。」《祖宗家業無需爭,兄弟同胞一氣生,一回相見一回老,能得幾時作弟兄。》佛說:緣起性空,多培福...
    父親小時候,阿公就去世,與阿嬤相依為命,家裡經濟內務由阿嬤全權掌管處理。父親上班所賺的錢,薪水原封不動,交給阿嬤支配挪用之。
    早期的社會保守,又逢戰亂時期,兒女的婚姻均由雙方長輩做決定。父親與住鄰居的母親結婚後,帶著阿嬤與母親三人離鄉背景,到外地工作。
  以前家裡大人、小孩總共九個人,父親一人辛苦扛起賺錢養家的責任;母親勤儉持家,兩人對寡母(阿嬤)很孝順,凡事都順從,尊重阿嬤的決定,從來沒有半句怨言,照顧年長的阿嬤至年老,往生捨報。
    父親個性外剛內柔,盡責內向,記得小時候我們姊弟做錯事,都已經過了幾個月,也都忘記了!不巧,當天有某人犯錯,父親就召見,不論大小,全部跪地處罰。再一一告訴我們,某人,某日,某時,那裡錯,那裡不對!
    阿嬤與母親都説教導小孩,好像軍隊在訓練小兵一樣,真奇怪!
    父親誠實、信用,在外面形象很好,什麼事情都放在心裡,不得罪人。
    吃飯從來不挑剔評論,常常到母親吃飯的時候,才發覺到炒青菜沒有加鹽巴,一鍋菜湯淡淡的...哇!鹽巴沒放...。阿爸總是惦惦吃,不説一語,母親常誇阿爸,修養一流的。
    親戚朋友都知道,性格耿直、守時、信用,說一不二是阿爸的個性。
    如果全家一起出遠門,就先把時間訂好,幾時出門,幾時返家。每次兄弟大夥兒玩得正熱鬧,吃得正起勁,喝得正開心的時候,預訂的時間一到,父親已經拎著包包,悶聲不響的站在門口,就位等候了!我們只能迅速把碗中、杯中的東西,速戰速決,速速離坐,順從父親的意思,不讓阿爸久等,生氣。
    天氣寒冷,媳婦送的襪子太小不能穿,不好意思告訴媳婦,「驚歹細」放在櫃子裡。
    爸,自己的兒媳婦,有啥歹細!説清楚,講明白,新買的襪子太小,不能穿可以換的。你沒説出來,如果換是我,會誤以為襪子你不喜歡呢?
    兒媳婦好意送的東西,品質不適合,或用了身體有異狀,也不好意思告知兒媳婦。
    阿爸總是什麼事都放在心裡,把不適用的東西,擺在櫃子裡,奇怪捏?
    眼睛動手術,起居動態不方便,準備暫居親人處。彼爺忘了過來載您,您也不説,不提醒,去電告知,阿爸,您...太誇張了!
    看到您準備出門的衣物,還擱置在椅子上,多日未移動...
    爸...您心裡悶著 !俺知...但!很多事情,外方女...無能為力!請您原諒!
    「花有開有謝,月有圓有缺」,人生際遇是無常的,以前告訴您的話,再重復一遍。爸,您年輕至今,日子都過得順心平穩平凡,悠閒自在,無後顧之憂。我們一致認為,您,比王永慶還好命,富貴之格,現在受一點苦,要忍耐!「生病、吃苦」換您每日的呼吸,表示還活著...
    有一天父親問:疑?有人過世的地方...怎麼都看到擺這三尊?
    喔!父親有疑問?(因為家裡供養「西方三聖佛」)他覺得納悶!
    後學將聽來的,知道的大概告訴父親。
    這三尊佛祖,都是大好人。中間站立這一尊是「阿彌陀佛」,庇佑在世的人平安吉祥;往生的人安全可靠。
    「阿彌陀佛」左手向著自己,表示相信我,右手向下垂直,表示你如果相信我...牽著我的手,跟我一起的意思。
    拜這尊佛會讓自己有依靠,得到保護。
    左手邊是大慈大悲,聽到有人呼叫祂的名號,不分別眾生的身份貴賤高低,都即刻前往救援幫助,世間人都很熟悉,救苦救難廣大靈感的「觀世音菩薩」拜這尊菩薩,學習慈悲心。
    右手邊的這一位是「大勢至菩薩」,是位大孝子。頭上肉髻有一個瓶子,裝父母的骨頭,帶在身邊盡孝之心。(此故事為聞一和尚開示,提倡孝行是好事,應予宣揚)
    禮拜這一尊菩薩,表示對孝道有認同,自己也要學大勢至菩薩,孝順長輩的意思。
    這三尊「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」都是慈悲的大善行者,專門幫忙有困難須要幫助的人,替他們解決問題。
    譬如,人往生以後意識離開軀體,神識渺渺茫茫,方向不清,必須依靠聖賢「佛、菩薩」佛光接引正確的方向指標,才不會跟隨遊魂飄盪。
    後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父親述說:父親聽了之後,點點頭,有同感之意。
    我們都知道西方三聖佛,都是大願王。阿彌陀佛是西方的教主,「阿彌陀佛」四個字,表示「無量光、無量壽」是一句好話善語,所以見面説「阿彌陀佛」表示祝福對方!
    在過去久遠劫,「世自在王佛」住世,「阿彌陀佛」捨王位出家,法號「法藏比丘」,發「四十八大願」。
    在佛經中提及:「阿彌陀佛擁有無量的光明,可以遍照十方國土,毫無一絲障礙。所發出的無量光明,包含慈悲與智慧,時時以無量光明照拂眾生。
    阿彌陀佛幫助眾生,救護生者;罪障消滅,引度亡者;安養極樂。
    家家觀世音、人人彌陀佛,意思是很多家庭禮拜觀世音,祈求平安、幸福。很多人口中念彌陀聖號,求得生於無煩惱的世界,皆為仰仗、依靠的意思。
    觀世音菩薩以慈悲,救濟眾生為本願的救世菩薩,與大勢至菩薩,同為西方阿彌陀佛之脇侍。
    凡是眾生遭受苦難,念其名號,即前往拯救,故稱觀世音,觀察世間的音聲,下化眾生之義。
    在普門品中記載:觀世音菩薩遊於娑婆世界,聞聲救苦,救度眾生,所以家庭供奉觀世音菩薩,請菩薩庇佑平安、無礙。
    大勢至菩薩肉髻上有一寶瓶,瓶中盛諸光明。這無上的智慧之光,能夠照耀周遭一切,使眾生遠離地獄、餓鬼、畜牲三惡道。
    大勢至菩薩擁有無限的智慧光明,其智慧之光使人心靈平和澄澈,也示意上求菩提,人人要有上進的心。另有法師開示:大勢至菩薩是大孝子,在肉髻上寶瓶中,盛有父母的骨骸,為子盡孝之意。
    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,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,此一佛二菩薩,稱西方三聖。
    佛、菩薩大慈大悲,救濟苦難無助的眾生,學者應虔誠心,恭敬心,禮拜感恩...佛、菩薩,學習聖人慈悲喜捨,廣納有情,另離苦厄。
    長時間以來,父親自己住在一處,不去住兒子媳婦為他準備的房間。生活起居自己打理,眼睛動手術後,行動上有所不方便,減少外出,食物等...兒女代為購買,烹煮方面還是由自己處理。
    有一次父親叫阿香(俗家名),「半夜起來小號的時候,好幾次客廳裡面很亮,像開日光燈,為什麼?」
後學想一下...回答:「爸,電燈忘記關上吧?」
爸説:「有,半夜有時候醒來,看到客廳亮亮的,都特地下樓,到客聽四處查詢看看,開關都已經關上了。」
我説:「喔...那可能是佛祖常常放光來關照、庇佑你!以及眾生來關心你,照顧你!因為,爸...您為人善良,媽...虔誠拜佛祖,才能夠得到佛祖,眾生庇佑,放光來關懷您。」 父親靜靜聽著,未表示意見。
    兒女為了賺錢養家,忙於事業,外出打拼,不能在父母身邊,盡弟子的責任。(可是有的做爹為娘的,就是不願與兒女同住,造成弟子困擾,當然這其中,有的是兒女不孝順的)。
    據父親説:「曾多次身體不適,摔跤跌倒,甚至頭部暈眩,皆能無恙。」
    感恩「佛、菩薩」、「法界冤親眾生」幫忙關照...!吾父吾母,順心輕安!
    鄰居阿伯的兒子,請族譜分龕祭祀,不久阿伯就去世了。
    爸,您想當年阿嬤,請祖先牌位來供奉,接下來由您與母親承繼香火,祭拜奉祀,祭祖的責任一直到您倆終老,才傳到下一代,延續下去......
    這些思維「孝行」存放於心中!您的個性「歹勢」(不好意思)對兒女説清楚!也說不出口!
心中的矛盾,自己“ㄍㄧㄥ”!您與母親孝順、盡責,吾等知耶!可是您心中覺得,「如果祖先沒有跟隨著你們倆,您倆...可能也不在世上了的這種想法...悶聲不響,默默存放在心裡,是無法產生效果的!」
    「因緣和合」冥冥之中自有定數,希望「尤堆菩薩」、父親您...在「彼方國土」,心「正直坦然」,方能「入佛世界」。
    父親以前在公家機關上班,擔任採購管理。每逢年節,店家會贈送禮品結緣,禮盒內放置「紅包禮金」。
    父親與阿嬤、母親共同商量...糕餅、食品留着吃,紅包禮金不能收,而將「紅包禮金」再退回送返。您們都說:「無功不受祿」。
    由於職務的關係,父親不接受任何商家宴請或交際等的應酬。
    「阿嬤(王玉菩薩),阿爸(尤堆菩薩),阿母(果上師父)」,您們雖然都已經離開「人世間」,祝您們在他方彼國,善緣廣播,普利眾生。
   
    ◎舉辦一場大法會,耗資龐大,需要大眾合資,集合四面八方之「財力、人力」,共同合作為「歷代祖先,冤親債主,法界眾生」超度往善道。
    〝超度〞在佛教、道教中,為救度「亡靈」使其脫離苦難。請僧、尼或道士為亡者「誦經、拜懺」...,幫助祖先、累世父母、冤親眾生有機會聽經聞法,心開意解、解冤釋結,離苦得樂、往生淨土。
    禮懺、誦經,超度亡者需藉由「法力廣大、無所不能」的「佛、菩薩」放光加持,佛力護佑加背之輔助,消除亡者生前的罪孽,使靈魂脫離苦難,使怨親的靈魂(意識)得以超脫往生。
    我們希望往生的親人、怨親,脫離輪迴、苦厄。因而家屬、兒女要以誠懇的態度,真摯的心為祖先、怨親、眾生超度祈福,虔誠心恭請「佛、菩薩」降臨,接引怨親...往生淨土,行佛道與佛同在。
    法會中人多、事多、話多(人、事、物)雜,難免無法圓滿,參與者需包含諒解,聽到看到不如意,不理想的動態,不要生氣、發怒,要自行消化,以求圓滿。
    超度法事,感恩...聖賢、佛之威德力加持,消業增福、陰陽兩利。
    超度、祈福法事...,方便任眾隨喜供養,布施結緣,因而設有:「超度、打齊、放生、點燈、花果隨喜」諸等項目內容,提供大眾祈福,隨意布施。   
    ● 超度:前已説過。
   
打齋:「齋」意為清淨,懺悔清淨之意。共齋:信徒出資,齋請與會大眾,廣結善緣。供給食物供「佛、法、僧、師長、父母、亡者」,以食物供養,供出家眾亦稱為〝齋〞。
    社會人士對打齋很踴躍,在「祈福、消災、報恩」法會中,布施打齋等,種福田,廣結善緣得福報。
    齋戒:古時候在「祭祀」之前,必須先洗澡,換乾淨衣服。不可喝酒,不近異性(女色)表示虔誠莊敬。
    藝人説:扮演佛祖、神明也要持齋戒,才不會出狀況的。(民間慶祝祈安醮也要持齋吃素、不喝酒、不淫慾。)
    「淫」與「酒」使元神虛弱,「精、氣、神」不足,參加法事超度無助益、沒效果,所以把精神養好參與法會、齋戒才能得到利益。
   
放生:放生係由經典中之誡殺生、食肉而來,進而積極救護。
    據梵網經記載,佛子應以慈心行放生之業,因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子是我母,我生生世世皆由彼受生,故六道眾生悉是我父母。若見世人殺畜生時,應方便救護,解其苦難。(一位沙彌救起水中諸蟻子,救護之功德,得長命果報。)體悟六道眾生之苦,應與放生、救濟。發慈心救護眾生具功德,也造善緣,在生命的過程,機會、遭遇皆順利。
    三寶弟子廖居士是素食的擁護者,廖居士的表姊説,自己吃素吃的很清,比出家人還清。我們共同祝福,也支持廖居士與表姊,她們的理念。
    毘尼日用記載:『佛觀一鉢水、八萬四千蟲、若不持此咒、如食眾生肉。唵 縛悉波囉摩尼莎訶』。
    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就知道,水裡有眾生,「眾生」就是現代人所説的「細菌」。
    但是,話説回來,吃肉的人那麼多?如何解釋...?都不好嘛!?人的來生,去往皆由意識主導,無肉體跟隨,死亡後流下的只是一個殼子(軀殼)。(聞此説:本身修行得道,將牠們放與己身同在,有機會共同得道解脫。又有一說:吃到肚子裡,藉由念佛、修行,有機會幫助牠們往生。)【經典記載:佛陀是倡導不殺生的。】不殺生,養慈悲心,自利利人。當然提倡素食是正面的,懇定對身體對健康有幫助,我們與以支持。
   
點燈:根據「佛説施燈功德經記載」,施燈有很多好處。佛教、道教都説:點燈可以趨吉避凶。(光明燈又稱平安燈)
布施燈明得利益:
一、身無病苦、音聲妙廣。
二、眼目清明、能照細物。
三、相好莊嚴、意無垢染。
四、衣食豐足、無有恐懼。
五、隨緣自在、善財積聚。
六、忍辱柔和、成就善事。
七、佛光普照、永斷無明。
    信養「佛、法、僧」布施少許燈明,所得福報無現,於「佛塔、佛像、經卷」前燃燈,獲大功德。
    點燈乃誠心最重要,「佛陀時代,貧女至誠所獻一燈,永遠不滅」,王者所獻諸燈則已滅盡。「貧者一燈、長者萬燈」。
    道教也認為「燈」如人的元神,點燈幫助身體,運勢順利,所以新年開春點燈祈福,前途光明,身體健康,財源廣進。
    各處寺廟設有佛燈、光明燈、太歲燈、放天燈等項目,方便民眾為家人祈福,展望未來遂心如意。
   
太歲燈:太歲-屬於年官,〝凶神〞。
二種説法:
    一、舊曆紀年所用,值歲干支之別名,如逢甲子年,甲子即是太歲。習慣上只重視十二地支,故太歲每十二年一循環。
    二、植歲之神明,根據杜佑所著通典記載,北魏道武帝時,已立神歲一年一位(即十二位太歲神)供奉祭拜。
    民間習俗新得一年,在佛前點燈或點太歲燈,在年終臘月二十四日(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)謝神、謝燈儀式中,恭請神明、太歲星君返回天宮。感恩佛祖、神明、太歲星君等一整年的庇佑保護。『所以一年當中,為善為惡就此記上一筆』。這些習俗典故,是以前從長輩那兒聽來的。(那佛祖怎麼沒有上天宮呢?可能大家都離開...請佛祖不要走,保佑我們!)
    其實佛是一位開悟者,處處皆為家耶!
    在俗家的時候,一位好朋友也是三寶弟子,說了一個可以懺悔,又可以抵消「罪過、犯錯」的方法!
    在每年的「尾牙」拜土地公之後,晚餐要吃「刈包」,將一年所説的謊話(白賊話),騙人撒的謊,全部包在刈包裡面,吃到肚子裡面消化掉,這樣就沒事了!
    學佛之後才知道,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,善惡是因果來抵消的,撒謊騙人,不是在尾牙用刈包,包起來吃下肚,就可以沒事的。
    寺廟辦法會「誦經、禮懺」超度法事,「打齋、放生、點燈」等,都屬於布施,得順緣。
   為何要結緣?今生修行如果無法獲得解脫,亦可作為他日得果之機緣,所以參與「超度、打齋、放生、點燈」隨喜布施結緣,為自己累積福德。
    建寺、造塔、印經書、喜捨金錢財物,共同護持弘法道場,聽聞經法之大眾,皆屬結緣。
    宣揚傳播佛之教法,化益眾生得善利向善處,是順緣,順緣就是善緣,佛弟子多結善緣,自然無障礙。
    每逢初一、十五,參加寺廟禮佛、誦經、拜懺,消災植福,祈求順心如意,家庭平安,事業順利。
    以上僅提供參考,祝...身體健康,家庭和樂,生意興隆,學業進步,事事如意。
阿彌陀佛.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釋果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